遗时
拼音:yí shí
注音:一ˊ ㄕˊ

遗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遗漏时节。 2.失去时机。

引证解释:

⒈ 遗漏时节。 《穀梁传·桓公元年》:“冬,十月,无事焉,何以书,不遗时也。

《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

⒉ 失去时机。

《战国策·赵策二》:“吾闻信不弃功,知不遗时。”

网络解释:

遗时

  • 遗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í shí,是指遗漏时节。
  • 字义分解

    • 拼音yí,wèi
    • 注音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HGP
    • 五行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Y
    • 五行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