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舍人
拼音:qǐ jū shè rén
注音:ㄑ一ˇ ㄐㄨ ㄕㄜˋ ㄖㄣˊ

起居舍人的意思

词语解释:

职官名。主修《起居注》。隋置,唐宋沿置之。

引证解释:

⒈ 职官名。主修《起居注》。 隋置, 唐宋沿置之。

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煬帝以为古有内史、外史,今既有著作,宜立起居。遂置起居舍人二员,职隶中书省。”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起居舍人韦綬,以心疾废。”
蔡东藩《唐史通俗演义》第八回:“﹝竇建德﹞授魏徵起居舍人。”
亦省称“起居”。 宋秦观《送钱秀才序》:“节,吴越文穆王之苗裔,翰林之孙,起居之子,倜儻好事,有父祖风云。”

网络解释:

起居舍人

  • 起居舍人,官名。隋炀帝时始置,属内史省。唐贞观初于门下省置起居郎,废舍人,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唐显庆三年(658年),另置起居舍人于中书省。掌记录皇帝所发命令。唐龙朔二年(662年)改起居郎为左史,起居舍人为右史,咸亨元年(670年)复旧。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HNV
    • 五行

    [ qǐ ]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xīng)起。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 拼音
    • 注音ㄐㄩ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DD
    • 五行

    (1)(动)住:~民|分~。

    (2)(名)住的地方;住所:迁~|鲁迅故~。

    (3)(动)在(某种位置):~左|~首。

    (4)(动)当;任:~功|以专家自~。

    (5)(动)积蓄;存:~积|奇货可~。

    (6)(动)停留;固定:变动不~|岁月不~。

    (7)(名)用作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沙锅~。

    (8)(Jū)姓。

    • 拼音shě,shè
    • 注音ㄕㄜˇ,ㄕ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FKF
    • 五行

    shě

    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舍粥。舍药。

    shè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WWW
    • 五行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