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记
拼音:míng fèng jì
注音:ㄇ一ㄥˊ ㄈㄥˋ ㄐ一ˋ

鸣凤记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传奇剧本。明代人作。明嘉靖时杨继盛、邹应龙等八人,先后向皇帝弹劾权臣严嵩,受到迫害,最后斗倒严嵩,清算严党罪行。是明代传奇以当时政治斗争为题材的代表作。

网络解释:

鸣凤记 (鸣凤记)

  • 《鸣凤记》,明代戏曲作品,大约写于隆庆年间(1567~1572)。《鸣凤记》的作者,毛晋《六十种曲》和《古今传奇总目》等书认为是王世贞。焦循《剧说》和《曲海总目提要》等书认为是王世贞及其门人、门客。吕天成《曲品》等书则把《鸣凤记》列为无名氏作品。全剧41出。作者把夏言等反对严嵩的十位大臣称为“双忠八义”,把他们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喻为“朝阳丹凤一齐鸣”。作者在严嵩之子严世藩伏诛不久,就把这场震动朝野的政治事件搬上舞台,反映了人民强烈的爱憎,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KQYG
    • 五行

    (1)(动)(鸟兽或昆虫)叫:鸡~|蝉~。

    (2)(动)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雷~|耳~。

    (3)(动)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谢|~冤。

    • 拼音fèng
    • 注音ㄈ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CI
    • 五行

    (1)(名)凤凰:龙~|丹~朝阳。

    (2)(名)姓。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NN
    • 五行

    (1)(动)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性|~得|~不清|好好~住。

    (2)(动)记录;记载;登记:~事|~账|~一大功。

    (3)(名)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常用做书名或篇名):日~|笔~|游~|《岳阳楼~》。

    (4)(名)(~儿)标志;符号:标~|钤~|暗~儿。

    (5)(名)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的斑:左边眉毛上有个黑~。

    (6)〈方〉(量)打一下叫打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