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托
拼音: | jiǎ tuō |
注音: | ㄐ一ㄚˇ ㄊㄨㄛ |
假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假托
(1) 借故推托
例
英
(2) 冒名顶替
英
(3)假借;凭借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见“假託”。
国语词典:
虚拟、虚构。《隋书.卷七八.艺术传.序》:「或变乱阴阳,曲成君欲,或假托神怪,荧惑民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有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真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也作「假托」。
如:「这件事分明是别人做的,却假托张小姐的名义,使她蒙上不白之冤。」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假托 (词语)
- 1、职位空缺可假托报纸公布于众。
- 2、网络媒体被利用的实际是被异化的媒介权力,只是这种媒介权力被假托为某种传播技术。
- 3、假托神道以遁身,超然物外以君臣相残,韩信之死,可以略窥张良之神算也。
- 4、一般都说王莽是"托古改制",认为他的真正目的是改制或篡权,"古"只是一个幌子,只是假托。
- 5、王涣之听到妙处,不禁拊掌赞道妙,假托梦境,恍若仙临,余痴活四十载,竟不知我江左有此豪情之人。
- 6、萼所厚医官李梦鹤假托进书,夤缘受职,居室相邻,中开便户往来,常与萼家人吴从周等居间。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jià
-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 笔划11
- 繁体假
- 五笔WNHC
- 五行木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jià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