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拼音: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cún wèi què
注音:ㄕㄣ ㄗㄞˋ ㄐ一ㄤ ㄏㄨˊ,ㄒ一ㄣ ㄘㄨㄣˊ ㄨㄟˋ ㄑㄩㄝˋ
词性: 成语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意思

词语解释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cún wèi què ]

⒈  《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后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指虽不居官,仍关怀朝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身在江湖,心悬魏闕”、“身在林泉,心怀魏闕”。

《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 谓 詹子 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
《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他此时虽然是已经罣误,然而一言一动,仍不失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闕’的思想。”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而 施君 云倘要描写宫殿之类,《文选》就有用,忽然为描写 汉 晋 宫殿着想,真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了。”
《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闕,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总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悬魏闕,故尔忧愁抑鬱,现出此症。”

字义分解

  • 拼音shēn
  • 注音ㄕ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MDT
  • 五行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

  • 拼音zài
  • 注音ㄗㄞ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HFD

(1)(动)存在;生存

(2)(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他不~家|钢笔~桌子上。

(3)(动)留在:~位。

(4)(动)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

(5)(动)在于;决定于:学习好;主要~于自己努力。

(6)(助)“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

(7)(介)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事情发生~去年|~礼堂开会。

(8)(副)正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或者持续):姐姐~做功课。

  • 拼音jiāng
  • 注音ㄐㄧ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AG
  • 五行

(1)(名)大河:长~|珠~|黑龙~。

(2)(名)指长江:~汉|~淮|~南|~左。

(3)(名)姓。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DEG
  • 五行

(1)(名)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2)(名)指湖州:~笔|~绉。

(3)(名)指湖南、湖北:~广。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NY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cún
  • 注音ㄘ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HBD
  • 五行

(1)(动)活着:生~。

(2)(动)储积:~粮。

(3)(动)保留:~疑。

(4)(动)寄放:~车。

(5)(动)心里怀有:对他~着希望。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TVRC
  • 五行

(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北部陕西东部;山西西部和河北南部等地。

(2)(名)三国之一。

(3)(名)北魏。

(4)姓。

  • 拼音quē,què
  • 注音ㄑㄩㄝ,ㄑㄩㄝ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UBW
  • 五行

quē

1.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

2. 过错:阙失。

3. 姓。

què

1.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

2.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 京城,宫殿:“城阙辅三秦”。

4.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