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
拼音:zhái jiā
注音:ㄓㄞˊ ㄐ一ㄚ

宅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宫中对皇帝的敬称。

引证解释:

⒈ 唐代宫中对皇帝的敬称。

唐李匡乂《资暇集·阿茶》:“公郡县主,宫禁呼为宅家子。盖以至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亦犹陛下之义。至公主已下则加子字,亦犹帝子也。”
《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四年》:“建乃与知枢密刘季述矫制发兵围十六宅,诸王被髮,或缘垣,或升屋,呼曰:‘宅家救儿!’”
胡三省注:“唐末宫中率称天子曰宅家。”

网络解释:

宅家

  • 唐代宫中对皇帝的敬称,现代已不常用。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ái
    • 注音ㄓㄞ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TAB
    • 五行

    (名)住所;房子:~院。

    • 拼音jiā,jie,gū
    • 注音ㄐㄧㄚ,˙ㄐㄧㄚ,˙ㄐㄧㄝ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EU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