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
拼音:dú pì
注音:ㄉㄨˊ ㄆ一ˋ

独辟的意思

词语解释:

独自开拓;独创。

引证解释:

⒈ 独自开拓;独创。

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序》:“二千年来,士徇利禄,守闕残,无独闢之虑。”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五节:“但是孟子的仁政学说,含有不少独辟的积极思想,如…… 武王伐纣是诛独夫不是弑君。”

网络解释:

独辟

  • dú pì ㄉㄨˊ ㄆㄧˋ
  • 独辟(独辟)
  • 独自开拓;独创。 严复 《译赫胥黎<天演论>序》:“二千年来,士徇利禄,守阙残,无独辟之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五节:“但是 孟子 的仁政学说,含有不少独辟的积极思想,如…… 武王 伐 纣 是诛独夫不是弑君。”
    • 1、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独辟蹊径,改造乐器,创作新曲,订定指法,使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大放异彩。
    • 2、他独辟蹊径,攻破了这个难题。
    • 3、这篇散文就在独辟蹊径。
    • 4、他常常独辟蹊径,想出别人所不能想到的主意。
    • 5、写文章也要有创新精神,老跟着人家的屁股后面转,不能独辟蹊径,师心自用,怎能写出文章?
    • 6、也不怪孙砾会这么想,要知道,这世上的御魔法器多是以防御型为主,还是他独辟蹊径才炼制出两把注重攻击的御魔短剑呢。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ㄉ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TJY
    • 五行

    (1)(形)单独、独自。

    (2)(副)唯独;表示唯一:~有一人。

    (3)(形)自私;容不得人:这人真~。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NKUH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