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福
拼音:zhì fú
注音:ㄓˋ ㄈㄨˊ

致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代人主持祭祀,将祭馀之肉奉献给主人,也称致福。
得福;求福。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
郑玄注:“致福,谓诸臣祭祀,进其餘肉,归胙于王。”
《周礼·春官·都宗人》:“掌都祭祀之礼。凡都祭祀致福于国,正都礼与其服。”
《穀梁传·僖公十年》:“世子祠。已祠,致福於君。”
锺文烝补注:“福,胙肉。”

⒉ 代人主持祭祀,将祭馀之肉奉献给主人,也称致福。

《礼记·少仪》:“为人祭曰致福。”
陈澔集说:“为人祭,摄主也,其归胙将命之辞言致福,谓致其祭祀之福也。”

⒊ 得福;求福。

《易·震》:“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
高亨注:“言面临鉅雷,畏恐则得福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诛乱除害,兴利致福。”

网络解释:

致福

  • 致福,汉语词语,
  • 拼音是zhì fú,
  • 意思是为君王和国家添福。得福;求福。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CFT
    • 五行

    (1)(动)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辞|~电|~函|~候|~敬|~谢。

    (2)(动)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力|专心~志。

    (3)(动)招致:~病。

    (4)(动)以致:~使人误解。

    (5)(名)情趣:兴~|别~。

    (6)(形)精密、精细:细~|精~。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YGL
    • 五行

    (1)(形)幸福;福气(跟‘祸’相对):~利|享~|造~人类。

    (2)指旧时妇女行“万福”礼:~了一~。

    (3)(名)指福建:~橘。

    (4)(F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