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团
拼音:gōng tuán
注音:ㄍㄨㄥ ㄊㄨㄢˊ

公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共团体﹐社会集体组织。

引证解释:

⒈ 公共团体,社会集体组织。

鲁迅《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现在是收藏洋书之富,私人要数庄士敦先生,公团要推‘政治学会图书馆’了。”

网络解释:

公团

  • 日本法中的一种特殊法人。旨在执行国家特殊目的,由政府或地方公共团体出资组成的经营特定公共事业的法人。公团是国家或其他公法团体通过设置独立企业介入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公团大多从事建设事业,如经营运输、道路、港湾、桥梁、机场等,主要用来弥补私人企业经营大型建设项目的不足。公团原则上由政府出资,但也可在民间融资。公团的财务及其预决算通常都受国家监督。其领导干部由政府任命,事业计划、资金计划、预决算、借款和发行债券须经主管大臣批准。公团根据有关特别法设立并受其调整,兼具民事主体和一定的行政主体地位。
  • 字义分解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 拼音tuán
    • 注音ㄊㄨㄢˊ
    • 笔划6
    • 繁体團、糰
    • 五笔LFTE
    • 五行

    (1)(形)圆形的:~扇。

    (2)(名)(~儿)米或粉做的圆球形食物:糯米~。

    (3)(动)把东西揉成球形。

    (4)(动)会合在一起:~结。

    (5)(名)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社~。

    (6)(名)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隶属于师;下辖若干营:~长。

    (7)(名)青少年的政治性组织;如儿童团、青年团等;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8)(量)用于成团的东西:一~麻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