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证
拼音:míng zhèng
注音:ㄇ一ㄥˊ ㄓㄥˋ
词性: 名词

明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证míngzhèng

(1) 明摆着的证据

clear proof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明証”。亦作“明正”。

⒉ 明确的证据。

汉王符《潜夫论·考绩》:“谚曰:‘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朱子语类》卷四三:“虽无明证,看得来是如此。”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五节:“商朝有军队与监狱,甲骨文已有明证。”

⒊ 证人;作证。见“明证”。

《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哥哥,则今日请我友人李社长为明証,见立两纸合同文字,哥哥收一纸,兄弟收一纸。”
《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相公随即差人捉刘天祥并晚婆婆来,就带合同,一併赴官。又拘李社长明正。”

国语词典:

明确的证据。

网络解释:

明证

  • 明证,指明摆着的证据。
    • 1、信任别人的善良实在是自己的善良的明证。 
    • 2、历届中考、高考“状元”并非就是平时出类拔萃的优等生的事实,便是明证。事实上,“高分”与“能力”往往是不统一的。
    • 3、我们常听说由水变成酒是个奇迹。这个由上帝恩典造成的奇迹每日都发生:天堂将下雨水到葡萄园,由树根进入葡萄,变成酒。这是上帝爱我们,并乐见我们快乐的明证
    • 4、德国诗人席勒说:“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一个人在确定了奋斗目标以后,若能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目标就可以达到,世上无数的成功者就是明证
    • 5、盐城行痴创业板补跌的苗头已经初步显现了,创业板和沪指的跷跷板走势就是很的明证
    • 6、人才缺乏,要建国图强,亦徒成虚愿。反之,资源匮乏的国家,若人才鼎盛,善于开源节流,则自可克服各种困难,而使国势蒸蒸日上。从历史上看,资源贫乏之国不一定衰弱,可为明证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EG
    • 五行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 拼音zhèng
    • 注音ㄓ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GHG
    • 五行

    (1)(名)证明:~人|~词|~婚|~券|~书。

    (2)(名)证据;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