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蔽天
拼音:jīng qí bì tiān
注音:ㄐ一ㄥ ㄑ一ˊ ㄅ一ˋ ㄊ一ㄢ
词性: 成语

旌旗蔽天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国语词典:

军容壮盛的样子。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御教》:「戈甲耀日,旌旗蔽天,连亘二十余里,粲如锦绣。」《英烈传.第四四回》:「因率城中将士,鼓噪而出,声震山谷,旌旗蔽天,莫不以一当百,斩首万级数。」也作「旌旗蔽空」、「旌旗蔽日」。

网络解释:

旌旗蔽天

  • 旌旗蔽天,成语,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 旌旗蔽天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萧一急忙上城楼观瞧,只见城外人山人海,旌旗蔽天
    • 2、十几万人马列于阵前,旌旗蔽天,日月无光。
    • 3、身后尚家军斗志昂扬,尚家旌旗蔽天,而敌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只要斩了敌将势必士气打落。
    • 4、除却人生,细细观瞧这茶叶,你还可看到舟行水上,千帆共渡,桅樯林立,鼓角齐鸣,旌旗蔽天,再阔开去,这片片茶叶,便是星辰宇宙,浩如烟海。
    • 5、刘欢这边已经安全通过老爷岭,老爷岭外旌旗蔽天,孙可望还在着急的等待着。
    • 6、大军行军车水马龙、旌旗蔽天,如今的姜家军虽然激战月余,可如今从士兵们身形上看却不见一丝疲惫,正是士气正旺之时。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TTG
    • 五行

    (1)(名)古代的一种旗子;旗杆顶上用五色羽毛做装饰。

    (2)旌表。

    • 拼音
    • 注音ㄑㄧ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TAW
    • 五行

    (1)(名)旗子:国~|红~|挂~。

    (2)(名)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后泛指属于满族的:~人|~袍。

    (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AUMT
    • 五行

    (1)(动)遮盖:遮~|掩~|隐~。

    (2)(动)概括:一言以~之。

    • 拼音tiān
    • 注音ㄊㄧ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DI
    • 五行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