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宿
拼音: | qí sù |
注音: | ㄑ一ˊ ㄙㄨˋ |
齐宿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斋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斋宿”。
引《孟子·公孙丑下》:“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復敢见矣。’”
朱熹集注:“齐宿,斋戒越宿也。”
《史记·秦本纪》:“於是繆公虏晋君以归,令於国:‘齐宿,吾将以晋君祠上帝。’”
国语词典:
于前夕斋戒,以示诚敬。《孟子.公孙丑下》:「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缪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宿,吾将以晋君祠上帝。』」也作「斋宿」。
网络解释:
齐宿
字义分解
- 拼音qí,zhāi
- 注音ㄑㄧˊ,ㄐㄧˋ,ㄗ,ㄓㄞ
- 笔划6
- 繁体齊
- 五笔YJJ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