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uàn zhāng qǔ yì |
注音: | ㄉㄨㄢˋ ㄓㄤ ㄑㄨˇ 一ˋ |
词性: | 成语 |
断章取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断章取义
(1) 章:指诗歌的段落。本指截取《诗经》中某篇诗的某一章节,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后指引证书籍,只取一句或数句,而不顾及全文与其本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断章取意”。谓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截取其片断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
唐张鷟《游仙窟》:“断章取意,唯须得情,若不愜当,罪有科罚。”
《朱子语类》卷九四:“举《易》一句者,特断章取义以解上文。”
清沉德潜《<古诗源>例言》:“《诗》之为用甚广。 范宣讨贰,爰赋《摽梅》; 宗国无鳩,乃歌《圻父》:断章取义,原无达詁也。”
例如:这些人引用了他的一些话,但有许多是断章取义的。
国语词典:
截引《诗经》中某篇诗的某一章,以表达己意。只取所需,而不顾原诗的意思。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后来指截取文章的某一段或谈话中的某一句,而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内容的原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红楼梦.第五六回》:「探春笑道:『如今只断章取义,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
网络解释:
断章取义 (汉语成语)
- 1、这篇文章总体上是的,你不要断章取义故意挑毛病。
- 2、不能断章取义,不知道什么环境说的。
- 3、陈伯达曾用断章取义的伎俩来改变马列主义原意,真是个偷鸡戏狗的大骗子。
- 4、他的引语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 5、断章取义,无限上纲,是一种恶劣的文风!
- 6、我们应做到不要断章取义。
字义分解
- 拼音duàn
- 注音ㄉㄨㄢˋ
- 笔划11
- 繁体斷
- 五笔ONRH
- 五行火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 拼音zhāng
- 注音ㄓㄤ
- 笔划11
- 繁体章
- 五笔UJJ
- 五行火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