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剥
拼音:bēng bāo
注音:ㄅㄥ ㄅㄠ

崩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纷乱,衰乱。 2.倒塌;剥落。

引证解释:

⒈ 纷乱,衰乱。

《后汉书·董卓传论》:“董卓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
李贤注:“剥犹乱也。”

⒉ 倒塌;剥落。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纤列之状如一古,崩剥之势似千年。”
唐韦应物《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诗:“墻宇或崩剥,不见旧题名。”
清陈维崧《倾杯乐·善权寺火》词:“雨淋浪,蘚崩剥,坏梁雷篆。”

网络解释:

崩剥

  • 崩剥,是一个中国词语,是指纷乱、衰乱,出自于《后汉书·董卓传论》。
  • 字义分解

    • 拼音bēng
    • 注音ㄅ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MEEF
    • 五行

    [ bēng ]

    1. 倒塌:崩塌。崩坍。崩毁。崩解(jiě)。崩溃。崩决。崩颓。分崩离析。

    2. 破裂:崩裂。把气球吹崩了。

    3. 崩裂的东西击中:放爆竹崩了手。

    4. 败坏:礼坏乐(yuè)崩。

    5. 称枪毙:拉出去崩了。

    6.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驾崩。

    • 拼音bāo,bō
    • 注音ㄅㄠ,ㄅㄛ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VIJH

    bāo

    1.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剥皮。剥花生。

    1. 义同(一),用于复合词:剥夺。剥削(xuē)。剥落。剥蚀。生吞活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