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针
拼音:yùn zhēn
注音:ㄩㄣˋ ㄓㄣ

晕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晕针yùnzhēn

(1) 在接受针刺治疗时头晕、呕吐甚至昏厥

fainting during acupuncture

国语词典:

刺针时病人突然出现脸色苍白、头晕、昏厥等反应,称为「晕针」。

网络解释:

晕针

  • 晕针 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 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
    • 1、医者在针刺过程中,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出汗或诉说头晕等晕针先兆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 2、目的对体检者实施语言交流干预,有效解除体检者的心理障碍,达到预防晕针的目的。
    • 3、针灸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措施防止晕针、滞针、断针等意外发生。
    • 4、在减肥过程中,减肥者可能出现晕针、滞针等现象,要求针灸师能够及时、准确应对并处理各种针刺后的反应。
    • 5、常规酸、麻、胀、痛不适感外,又极易发生晕针、滞针、弯针、断针、出血、血。
    • 6、另外,针灸师还应该懂得如何处理诸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等异常现象。

    字义分解

    • 拼音yùn,yūn
    • 注音ㄩㄣˋ,ㄩㄣ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JPLJ
    • 五行

    yùn

    1. 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日晕。

    2. 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霞晕。墨晕。

    3. 头发昏,有旋转的感觉:晕眩。晕车。眼晕。

    yūn

    1. 昏迷:晕倒。晕厥。

    2. 头脑不清。

    • 拼音zhēn
    • 注音ㄓ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FH
    • 五行

    (1)(名)(~儿)缝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

    (2)(名)细长像针的东西:松~|指南~|分~|秒~。

    (3)(名)针剂:预防~|打~。

    (4)(名)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