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制
拼音: | jùn xiàn zhì |
注音: | ㄐㄨㄣˋ ㄒ一ㄢˋ ㄓˋ |
郡县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郡县制
(1) 一种地方管理制度,形成于春秋时代和秦朝
英
网络解释:
郡县制
- 1、郡县制的最终形成,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最终完成了向成熟国家的转变。
- 2、汲取周朝实行分封制导致分裂与动乱的教训,以及为了应对来自外部、内部的种种挑战,秦国果敢地选择了郡县制。
- 3、郡县制是由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创始,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完成的。
- 4、秦延续传统一步到位实施郡县制,汉片面以秦亡为教训,历经数代三个阶段的艰苦探索,最终也确立了郡县制。 ()
- 5、推行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
- 6、秦朝的郡县制、汉朝的郡国制,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机会。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n,xuán
- 注音ㄒㄧㄢˋ,ㄒㄩㄢˊ
- 笔划7
- 繁体縣
- 五笔EGCU
- 五行木
xiàn
1. 行政区划单位,旧时属于州、府、道,现由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等领导。
2. 姓
xuán1. 古同“悬”。
与郡县制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