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拼音:dà qiǎo ruò zhuō
注音:ㄉㄚˋ ㄑ一ㄠˇ ㄖㄨㄛˋ ㄓㄨㄛ
词性: 成语

大巧若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巧若拙dàqiǎo-ruòzhuō

(1) 真正灵巧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笨拙

a man of great wisdom often appears slow-witted

引证解释:

⒈ 谓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外似笨拙。

《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
《庄子·胠箧》:“毁絶鉤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
马南邨《燕山夜话·艺术的魅力》:“真正的大画家,却是大巧若拙,独创新面貌。”

国语词典:

具有大智慧的人深藏不露,其外表给人的感觉像是很笨拙的样子。

网络解释:

大巧若拙

  • 大巧若拙是一个成语,拼音是dà qiǎo ruò zhuō,是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出自《老子》之“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大巧若拙的近反义词

    • 1、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大巧若拙吗?
    • 2、一个全国赫赫有名的学者,还这么平易近人,真是大巧若拙啊!
    • 3、语言达到如此“大音稀声,大巧若拙”的境界可谓难得。
    •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5、无痕,是大智若愚的聪慧,是大巧若拙的精妙,是大象无形的宽阔
    • 6、从退让不争、安时处顺、大巧若拙三方面来论述。

    字义分解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qiǎo
    • 注音ㄑㄧㄠ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GNN
    • 五行

    (1)(形)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干|~匠|~辩。

    (2)(形)(手、口)灵巧:~劲儿|~手|熟能生~|嘴~。

    (3)(形)恰巧;正遇上某种机会:~合|~遇|凑~|刚~|可~|碰~|偏~。

    (4)(形)虚浮不实的(话):花言~语。

    • 拼音ruò,rě
    • 注音ㄖㄨㄛˋ,ㄖㄜ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DKF
    • 五行

    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 〔般若〕见“般3”。

    • 拼音zhuō
    • 注音ㄓㄨㄛ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BMH
    • 五行

    (1)(形)笨:~笨|手~|眼~。

    (2)(形)谦辞;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笔|~译|~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