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í zi |
注音: | ㄐ一ˊ ㄗˇ |
词性: | 名词 |
集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集子
(1) 许多单篇著作或单张作品汇集编成的书
引证解释:
⒈ 汇辑单篇作品而成的书册。
引叶圣陶《<中学作文指导实例>序》:“《语文学习》打算举行一次征文……汇编成集子。”
杨朔《<海市>小序》:“这本集子……看起来有点杂,但都属于散文的范畴。”
国语词典:
将许多单篇作品汇编而成的书。
如:「这本集子里收录了十几篇小说。」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集子
- 1、这本集子是由诗、散文和短篇小说三部分组合而成的。
- 2、当我把所有的集子同时翻到最后一页题曰最后一首情诗时,午后的雨丝正巧从帘缝蹑足而来。三月的驼云倾倒的是二月的水谷,正如薄薄的诗舟盛载着积年的乱麻。
- 3、他在地球这个大大的空间里行走,寻找极限,却发现着平凡,在这本小集子里,可以看到他体会到的人生,认识到的无常,品味到的“平淡”中更多的滋味。
- 4、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
- 5、研究小组希望,当一个婴儿出生时,医生最终能够收集子宫周围成长中胚胎的羊水。
- 6、路对面扔出的手雷和射出的密集子弹,将装甲车击毁,这股德寇被歼。
字义分解
- 拼音jí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2
- 繁体集
- 五笔WYSU
- 五行木
(1)(动)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动)集市:赶~。
(3)(名)集子:诗~|文~|全~|地图~。
(4)(量)某些篇幅较多而分为若干部分的书籍中的一部分;本数较多而分为两三个段落的影片中的一个段落:《康熙字典》分子、丑、寅、卯等十二~|这部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
(5)(Jí)姓。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集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