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仗手
拼音: | qiāng zhàng shǒu |
注音: | ㄑ一ㄤ ㄓㄤˋ ㄕㄡˇ |
枪仗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枪杖手"。 2.宋代福建路与江南西路乡兵之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枪杖手”。 宋代福建路与江南西路乡兵之称。
引宋李纲《与中书冯侍郎书》:“当起福建路兵及广行召募福建路枪杖手,自衢入睦,自信入歙,以攻贼于巢穴,则必胜矣。”
《宋史·兵志五》:“靖康元年,臣僚言:‘天下步兵之精,无如福建路枪仗手,出入轻捷,驭得其术,一可当十。’”
国语词典:
宋代福建路与江南西路的乡兵中,使用枪的兵士。
网络解释:
枪仗手
字义分解
- 拼音qiāng
- 注音ㄑㄧㄤ
- 笔划8
- 繁体槍
- 五笔SWBN
- 五行木
(1)(名)长杆上装有尖的金属头的旧式兵器:红缨~|标~|刀~。
(2)(名)发射子弹的武器:手~|步~|机关~|打~|猎~|开~|放~|神~手|驳壳~。
(3)(名)性能或形状像枪的器械:电子~|焊~|鸟~|烟~|气~|水~。
- 拼音zhàng
- 注音ㄓㄤˋ
- 笔划5
- 繁体仗
- 五笔WDYY
- 五行火
(1)(动)执;拿着(兵器)
(2)(名)兵器的总称:仪~。
(3)(动)凭借;倚仗:~势欺人。
(4)(动)指战争或战斗:打好春耕生产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