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议
拼音:jí yì
注音:ㄐ一ˊ 一ˋ

集议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共同评议。

引证解释:

⒈ 共同评议。参见“杂议”。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竇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顷岁驳放秦塤等科名,方集议时,中司误以‘驳’为‘剥’。”
清昭槤《啸亭杂录·醉公》:“东宫虚位, 圣祖命诸臣集议。”
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每逢礼拜四晚,本会集议一次。”

网络解释:

集议

  • 引证解释共同评议。
  • 名词解释:是秦汉时期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一种会议形式。上至将军、列侯,下至博士、议郎均可参加,皇帝通过集议可以根据多方面的建议进行决策。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YSU
    • 五行

    (1)(动)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动)集市:赶~。

    (3)(名)集子:诗~|文~|全~|地图~。

    (4)(量)某些篇幅较多而分为若干部分的书籍中的一部分;本数较多而分为两三个段落的影片中的一个段落:《康熙字典》分子、丑、寅、卯等十二~|这部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

    (5)(Jí)姓。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YQY
    • 五行

    (1)(名)意见;言论:提~|建~|异~。

    (2)(动)商议;讨论:~价|~决|~事|~席|~院|~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