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
拼音:wén huáng
注音:ㄨㄣˊ ㄏㄨㄤˊ

文皇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三国魏文帝曹丕。 2.指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宗谥文武大圣皇帝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指三国魏文帝曹丕。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文皇誄末,旨言自陈,其乖甚矣。”

⒉ 指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宗谥文武大圣皇帝故称。

唐罗隐《闻大驾巡幸》诗:“静思贵族谋身易,危觉文皇创业难。”
《宋史·寇准传》:“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维扬生》:“昔虬髯客志在天下,一旦见文皇,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网络解释:

文皇

  • 文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wén huáng,基本意思是指三国魏文帝曹丕。
  •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GF
    • 五行

    (1)(形)〈书〉盛大:~~。

    (2)(名)君主;皇帝:三~五帝|~权|~族|女~。

    (3)姓。〈古〉又同“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