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立名目
拼音:qiǎo lì míng mù
注音:ㄑ一ㄠˇ ㄌ一ˋ ㄇ一ㄥˊ ㄇㄨˋ
词性: 成语

巧立名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巧立名目qiǎolì-míngmù

(1)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挖空心思而定出种种名目

巧立名目发奖金
concoct various pretext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巧立名色”。

⒉ 想方设法定出种种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明史·张原传》:“比年军需杂输十倍前制……而贡献者復巧立名目,争新竞异,号曰‘孝顺’。”
明李贽《三大士像议》:“我这里佛自解放光,不似世上一等魍魎匠、魍魎僧巧立名色,誑人钱财也。”

⒊ 谓徒有名目,不切实用。

朱自清《中国语的特征在哪里》:“我们让印欧语法系统支配惯了,不易脱离它的窠臼,乍一接触这新意念,好象没个安放处,有巧立名目之感。”

国语词典:

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

词语翻译

英语
to fabricate excuses (idiom)​, to concoct various items (e.g. to pad an expense account)​
法语
sous toutes sortes de noms, sous divers prétextes

网络解释:

巧立名目

  • 巧立名目:汉语成语
  • 巧立名目:1988年春晚相声
  • 巧立名目 (汉语成语)

  • 巧立名目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qiǎo lì míng mù,指变着法地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出自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三·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 巧立名目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这帮狗官纠结在一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对百姓敲诈勒索。
    • 2、旧社会衙门里的贪官污吏就会巧立名目,勒索百姓!
    • 3、对一些巧立名目的乱收费,政府应该坚决制止。
    • 4、切巧立名目乱摊派,乱收费的做法都是不被允许的。
    • 5、这帮狗官纠结在一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对百姓敲骨吸髓。 ()
    • 6、贪官污吏往往巧立名目,拼命搜刮人民的钱财。

    字义分解

    • 拼音qiǎo
    • 注音ㄑㄧㄠ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GNN
    • 五行

    (1)(形)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干|~匠|~辩。

    (2)(形)(手、口)灵巧:~劲儿|~手|熟能生~|嘴~。

    (3)(形)恰巧;正遇上某种机会:~合|~遇|凑~|刚~|可~|碰~|偏~。

    (4)(形)虚浮不实的(话):花言~语。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KF
    • 五行

    [ míng ]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HHH
    • 五行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