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黄公
拼音:xià huáng gōng
注音:ㄒ一ㄚˋ ㄏㄨㄤˊ ㄍㄨㄥ

夏黄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商山四皓之一。汉初隐士。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因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见《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贞索隐。

引证解释:

⒈ 商山四皓之一。 汉初隐士。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因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见《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贞索隐。

宋司马光《陪致政太师内翰燕集为三公寿》诗:“忠纯汲长孺,高洁夏黄公。”

网络解释:

夏黄公

  • 夏黄公,原来姓崔名广,字少通,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一说本是齐国人,因隐居夏里修道而得名。秦汉之际一位著名隐士,与隐士绮里季,东园公,甪里先生并称为“商山四皓”。秦末天下大乱,四位老人为躲避战乱而隐居商山。汉高祖曾召夏黄公入廷为官,辅佐太子(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HTU
    • 五行

    (1)(名)夏季:~日。

    (2)(名)朝代名;禹所建:~朝。

    (3)(名)指中国:华~。

    (4)(名)姓。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MWU
    • 五行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