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配
拼音: | sì pèi |
注音: | ㄙˋ ㄆㄟˋ |
四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颜渊﹑子思﹑曾参﹑孟轲。旧时以此四人配祀孔子庙。颜渊﹑子思居东,曾参﹑孟轲居西,通称四配。其始配之年:颜渊为三国魏齐王正始二年
见《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
,曾参为唐睿宗太极元年
见《新唐书.礼乐志五》
,孟轲为宋神宗元丰七年
见《宋史.神宗纪三》
,子思为宋度宗咸淳三年
见《宋史.度宗纪》
。
明袁宏道戏称孔子为饮宗,祀为酒圣,以阮籍﹑陶潜﹑王绩﹑邵雍为配祀。其《觞政.八之祭》云:'凡饮必祭所始﹐礼也。今祀宣父为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四配曰:阮嗣宗﹑陶彭泽﹑王无功﹑邵尧夫。'
见《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
,曾参为唐睿宗太极元年
见《新唐书.礼乐志五》
,孟轲为宋神宗元丰七年
见《宋史.神宗纪三》
,子思为宋度宗咸淳三年
见《宋史.度宗纪》
。
明袁宏道戏称孔子为饮宗,祀为酒圣,以阮籍﹑陶潜﹑王绩﹑邵雍为配祀。其《觞政.八之祭》云:'凡饮必祭所始﹐礼也。今祀宣父为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四配曰:阮嗣宗﹑陶彭泽﹑王无功﹑邵尧夫。'
引证解释:
⒈ 指颜渊、子思、曾参、孟轲。旧时以此四人配祀孔子庙。 颜渊、子思居东, 曾参、孟轲居西,通称四配。其始配之年:颜渊为三国魏齐王正始二年(见《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 曾参为唐睿宗太极元年(见《新唐书·礼乐志五》), 孟轲为宋神宗元丰七年(见《宋史·神宗纪三》), 子思为宋度宗咸淳三年(见《宋史·度宗纪》)。
⒉ 明袁宏道戏称孔子为饮宗,祀为酒圣,以阮籍、陶潜、王绩、邵雍为配祀。
网络解释:
四配
字义分解
- 拼音sì
- 注音ㄙˋ
- 笔划5
- 繁体四
- 五笔LHNG
- 五行金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与四配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