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惊胆寒
拼音:xīn jīng dǎn hán
注音:ㄒ一ㄣ ㄐ一ㄥ ㄉㄢˇ ㄏㄢˊ
词性: 成语

心惊胆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十分害怕。

引证解释:

⒈ 同“心惊胆战”。

明李日华《南西厢记·飞虎授首》:“心惊胆寒,浑身上淋漓雨汗。”

国语词典:

形容惊惧害怕到了极点。明.崔时佩《西厢记.第一六出》:「心惊胆寒,浑身上淋漓雨汗。」也作「心惊胆慑」。

网络解释:

心惊胆寒

  • 心惊胆寒,读音xīn jīng dǎn hán,汉语成语,形容心里非常害怕,同“心惊胆战”
  • 心惊胆寒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说毕痛饮一盅狂奴故态大笑起来,笑得所有人心惊胆寒
    • 2、罗桑看得心惊胆寒,不知道为何来了这把莫名其妙的天火,将自己生活了七年的寺庙烧得片瓦不存。
    • 3、比如,害怕叫“心惊胆寒”,灰心叫“心如寒灰”;人刚死不久叫“尸骨未寒”,死者可称“寒骨”。
    • 4、被鬼无天打成猪头样的凯恩斯眼见于此,心惊胆寒,浑身冷汗涔涔。
    • 5、从双方热身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希望红军骄傲的面对我们而对手心惊胆寒
    • 6、时洛洛听的心惊胆寒,如果当时子弹没有打在韩旭身体内的那个什么软钢上的话,现在真的就生死永别,永远也见不到他了,泪水,一滴滴滑落,“接下来呢?”。

    字义分解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NY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YIY
    • 五行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

    • 拼音dǎn
    • 注音ㄉㄢ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EJGG
    • 五行

    1.胆囊的通称。

    2.(~儿)胆量:~怯。~大心细。~小如鼠。壮壮~儿。

    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暖水瓶的~。

    4.(Dǎn)姓。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FJU
    • 五行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