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节
拼音: | qiū qiān jié |
注音: | ㄑ一ㄡ ㄑ一ㄢ ㄐ一ㄝˊ |
秋千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明节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清明节的别称。
引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清明则鞦韆节也。带杨枝于髩, 坤寧宫后,及各宫皆安鞦韆一架。”
清陈维崧《天门谣·汲县道中作》词:“已过鞦韆节,看汲冢苔钱铺纈。”
网络解释:
秋千节
字义分解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9
- 繁体秋、鞦
- 五笔TOY
- 五行金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5
- 繁体節
- 五笔ABJ
- 五行金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与秋千节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