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纸
拼音:shú zhǐ
注音:ㄕㄨˊ ㄓˇ

熟纸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经过煮捶或涂蜡的纸。

引证解释:

⒈ 经过煮捶或涂蜡的纸。

《新唐书·百官志二》:“熟纸装潢匠八人。”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八:“唐人有熟纸,有生纸,熟纸所谓研妙辉光者。”
沉叔羊《谈谈中国画》第六章:“烘晕法用在绢或熟纸上是不难的,但用在生纸上则比较难一点。”

国语词典:

经过煮硾或涂蜡的纸。即经加胶矾不透水的纸。

网络解释:

熟纸

  • 熟纸,经砑光、加蜡、施胶等加工过的精细纸张,可以使书写时不至走墨晕染。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ú,shóu
    • 注音ㄕㄨˊ,ㄕㄡ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YBVO

    shú

    1. 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饭熟了。

    2. 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成熟。瓜熟蒂落。

    3. 程度深:熟睡。熟思(经久而周密地思考)。深思熟虑。

    4. 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熟练。娴熟。熟习。熟能生巧。

    5. 习惯,常见,知道清楚:熟人。熟悉。熟记(强记)。轻车熟路。

    6. 经过加工炼制的:熟铁。熟皮子。熟石膏。熟石灰。

    shóu

    1.口语,义同“熟”(shú)

    2.另见 shú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QAN
    • 五行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