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熙
拼音: | jī xī |
注音: | ㄐ一 ㄒ一 |
缉熙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诗•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缉熙”指光明,又引申为光辉。
引《诗·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毛传:“缉熙,光明也。”
又《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郑玄笺:“缉熙,光明也。”
《汉书·扬雄传上》:“隃於穆之缉熙兮,过《清庙》之雝雝。”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
唐李邕《赠安州都督王仁忠神道碑》:“缉熙远略,绳準嘉言。”
宋王禹偁《天道如张弓赋》:“又尝观上圣之姿,法天道兮缉熙,令先禁于强暴,心不忘於惸嫠。”
明归有光《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周公以元圣而受缉熙之传,制礼作乐,有身致太平之功。”
国语词典:
光明。
网络解释:
缉熙
- 1、是以济济多士,庶政缉熙,穆穆四时,要荒式序。
- 2、陈鉴,字缉熙,其父谪戍辽东后去世,母亲改嫁一百户。
- 3、,庶狱明则国无怨民,枉直当则民无不服,未有徵青蝇之浮声,信浸润之谮诉,可以允?四海,惟清缉熙者也。
- 4、一以勤耕农为务,习戎备为事,则国无怨旷,户口滋息,民充兵强,而寇戎不宾,缉熙不足,未之有也。
- 5、宜因昭时令曰,改定告元,苴白茅于江、淮,发嘉号于营丘,以应缉熙,使著事者有纪焉。
- 6、朗朗乾坤间,辽辽苍穹下,万物缉熙,本无相杀之理。
字义分解
- 拼音jī,qī
- 注音ㄐㄧ,ㄑㄧ
- 笔划12
- 繁体緝
- 五笔XKBG
- 五行木
jī
1. 把麻析成缕连接起来:缉麻。
2. 搜捕,捉拿:缉访。缉私。缉捕。通缉。侦缉。
3. 古同“辑”,收集。
qī1. 一种缝纫方法,一针对一针地缝:缉鞋口。缉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