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à huā |
注音: | ㄌㄚˋ ㄏㄨㄚ |
蜡花的意思
词语解释:
蜡烛燃点时,烛心结成的花状物。
蜡虫在树上所遗的白蜡。
引证解释:
⒈ 蜡烛燃点时,烛心结成的花状物。
引唐李商隐《独居有怀》诗:“蜡花长递泪,筝柱镇移心。”
清吴镐《解连环·寄情》套曲:“频将蜡花轻剪,休认是词坛击鉢,刻烛忘倦。”
《红楼梦》第一一一回:“那灯也没人夹蜡花儿,漆黑怪怕的,我没进去。”
⒉ 蜡虫在树上所遗的白蜡。
引《格致镜原》卷五十引明王象晋《群芳谱》:“凡採蜡树上如凝霜,谓之蜡花。”
国语词典:
蜡烛的火焰。唐.李商隐〈独居有怀〉诗:「蜡花长递泪,筝柱镇移心。」也作「烛花」。
网络解释:
蜡花 (淘金彩梅)
- 1、要拿蓝色毯子,把灯台和灯台上所用的灯盏,剪子,蜡花盘,并一切盛油的器皿,全都遮盖。
- 2、用精金做灯台的七个灯盏,并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
- 3、凡有空闲时间即点制各种各样的蜡花图案,以备浸染、脱蜡、漂洗、缝制等之用。
- 4、制作时,将绘的蜡花布投放直蓝靛的染缸中,经多次浸染后,取出凉干,煮沸脱蜡,漂洗干净,任需缝制。
- 5、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也是要精金的。
字义分解
- 拼音là,zhà
- 注音ㄌㄚˋ
- 笔划14
- 繁体臘
- 五笔JAJG
- 五行火
là
1.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
2.蜡烛:点上一支~。
zhà古代一种年终祭祀。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花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