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疮
拼音: | gān chuāng |
注音: | ㄍㄢ ㄔㄨㄤ |
疳疮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下疳。指性病。
引证解释:
⒈ 即下疳。指性病。
引《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疳疮》:“疳疮统名有三原,欲火未遂溲淋难,房术涂药痛痒紫,光亮赤肿梅毒愆。”
网络解释:
疳疮 医疗百科
疳疮,病名。《济阴纲目》卷七:“因月后便行房,致成湛浊(指月经断续不止),伏流阴道,疳疮遂生,瘙痒无时。生用胡椒、葱白作汤,一日两三度淋洗,却后服药:黄芪、菟丝子、沙苑蒺藜、黑牵牛、赤石脂、龙骨,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一说指下疳(见《外科大成》卷二)。字义分解
- 拼音gān
- 注音ㄍㄢ
- 笔划10
- 繁体疳
- 五笔UAFD
- 五行木
(1)(名)病名:疳积;中医称小儿的肠胃病。
(2)(名)病名:马牙疳;“走马疳”;牙床和颊部急性溃疡;流脓和血;小儿容易患这种病。
(3)(名)病名:下疳;性病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