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殓
拼音: | bìn liàn |
注音: | ㄅ一ㄣˋ ㄌ一ㄢˋ |
殡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殡殓
(1) 为死者更衣下棺,准备埋葬
英
引证解释:
⒈ 入殓和出殡。
引《后汉书·杜乔传》:“﹝杨匡﹞成礼殯殮,送乔丧还家,葬送行服,隐匿不仕。”
唐牛僧孺《玄怪录·郭元振》:“女之父母兄弟及乡中耆老,相与舁櫬而来,将取其尸,以备殯殮。”
《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寺貂先至寝宫,安排殯殮。”
国语词典:
入殓和待葬。
网络解释:
殡殓
- 1、王诛,国人莫敢视,植之独奔哭,手营殡殓,徒跣送丧墓所,为起冢,葬毕乃还,当时义之。
- 2、命厚礼殡殓,为建坟安葬于黄河渡口,题其墓曰忠烈沮君之墓。
- 3、从者急救不及,速衣棺殡殓,埋于伯桃墓侧。
- 4、我们为何在出生之时高兴而在殡殓之时又悲伤呢?
- 5、直待虎臣动身去后,方才备下棺木,掘起似道尸骸,重新殡殓,埋葬成坟,为文祭之。
- 6、据说,那时岳王尸体的颜色犹如生人,为他换穿了朝服后,又重新予以隆重殡殓。
字义分解
与殡殓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