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鱼亥豕
拼音: | lǔ yú hài shǐ |
注音: | ㄌㄨˇ ㄩˊ ㄏㄞˋ ㄕˇ |
词性: | 成语 |
鲁鱼亥豕的意思
词语解释:
“鲁”与“鱼”、“亥”与“豕”的篆文字形相近,容易引起抄写错误。因用以指书籍传写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引证解释:
⒈ “鲁”和“鱼”、“亥”和“豕”篆文形似,以致引起误写错读。
引晋葛洪《抱朴子·遐览》:“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 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后以“鲁鱼亥豕”泛指书籍传写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元黄溍《日损斋笔记·辩史》:“去古既远,经史中鲁鱼亥豕,若此者不一。”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
游国恩《<离骚纂义>总序》:“《楚辞》……二千年来,传写剥蚀之讹,鲁鱼亥豕之误,必不能免。”
国语词典:
鲁鱼,语本《抱朴子.内篇.遐览》:「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亥豕,参见「亥豕」条。后指因文字形似而致传写或刊刻错误。《红楼梦.第一二○回》:「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也作「亥豕鲁鱼」。
网络解释:
鲁鱼亥豕
- 1、这本书鲁鱼亥豕的例子数不胜数。
- 2、中国的典籍浩如烟海,其中难免偽讹衍脱、附会误传,以致鲁鱼亥豕,所在多有。
- 3、刊物的装帧、版面当然要讲究,但同时也必须防止鲁鱼亥豕的现象。
- 4、古代文献学家对古籍所出现鲁鱼亥豕的错误进行逐字校勘,目的无非在尽量恢復古书原貌。
- 5、这本书鲁鱼亥豕的例子极多。
- 6、中国文字颇多笔画近似,因而在书写上经常造成鲁鱼亥豕的讹误。
字义分解
- 拼音lǔ
- 注音ㄌㄨˇ
- 笔划12
- 繁体魯
- 五笔QGJF
- 五行火
1. 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4. 姓。
- 拼音yú
- 注音ㄩˊ
- 笔划8
- 繁体魚
- 五笔QGF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与鲁鱼亥豕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