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诗
拼音: | fù shī |
注音: | ㄈㄨˋ ㄕ |
词性: | 动词 |
赋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吟诗;写诗。
引证解释:
⒈ 吟诗;写诗。
引《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唐王维《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纱帽乌皮几,閒居懒赋诗。”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北平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
国语词典:
作诗。
网络解释:
赋诗
- 1、他当场赋诗一首,令大家赞叹不已。
- 2、站在毛主席曾经赋诗的六盘山顶,我难以想象,一个满腔豪情的领袖,一个曾经兵缺将寡的儒生,当年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走过受苦受难的穷山僻壤,走过炮火连天的祖国大地的。我耳边隐隐听到,从山谷远处传来的激情高亢的歌唱声,和千山万壑中传来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 3、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 4、一场大雪过后,大地一片银白,几位风雅诗人聚在一起拥炉赏雪,饮酒赋诗。
- 5、阮十七漫步于校园的林荫小道之上,甚是惬意,忽感诗性大发,于是乎想赋诗一首,却无奈才尽词穷,半天也憋不出半个字。
- 6、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印日,白羽衬青天,鲜明无比!第一“白话诗人”在这座小院里,仰望天空,悠闲地赋诗。
字义分解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 笔划12
- 繁体賦
- 五笔MGAH
- 五行水
(1)(动)(上对下)交给:~予。
(2)(名)旧指田地税:田~|~税。
(3)(名)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4)(动)做(诗、词):~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