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旆
拼音:huǒ pèi
注音:ㄏㄨㄛˇ ㄆㄟˋ

火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火斾"。 2.红色的旌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火斾”。红色的旌旗。

唐李群玉《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诗:“海客敛威惊火旆, 天吴收浪避楼船。”
唐唐彦谦《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黌室青衿尽,渠门火旆扬。”
唐黄滔《秋色赋》:“昨日金舆,天子自西郊而迎入;此时火斾, 祝融指南极以遄征。”

网络解释:

火旆

  • 拼音 huǒ pèi
  • 注音 ㄏㄨㄛˇ ㄆㄟˋ
  • 释义:
  • 1.亦作"火斾"。 2.红色的旌旗。
  • 唐 李群玉 《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诗:“海客敛威惊火旆, 天吴 收浪避楼船。”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旆扬。” 唐 黄滔 《秋色赋》:“昨日金舆,天子自西郊而迎入;此时火斾, 祝融 指南极以遄征。”
  • 字义分解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

    (8)(Huǒ)姓。

    • 拼音pèi
    • 注音ㄆㄟ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TGH
    • 五行

    (1)(名)古代旗帜末端形状像燕尾的饰物。

    (2)(名)〈文〉泛指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