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子
拼音: | wā zǐ |
注音: | ㄨㄚ ㄗˇ |
洼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语词语,指山坳。
引证解释:
⒈ 指山坳。
引《老残游记》第二十回:“吴二道:‘没处买,是我今年七月里在泰山洼子里打从一个山里人家得来的。’”
网络解释:
洼子
- 1、地面上水洼子里的水汇流成了一条小溪。
- 2、临收获前几天,突然燠热起来,花花绿绿的云罩在大涝洼子上,云团像炸群的牲口一样胡乱窜,水洼子里映出一团团匆匆移动的暗影。
- 3、这时候从罗家洼子的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妇人,她面带戚容,手里还拉着个满脸稚气的孩子。
- 4、而翻看上世纪出版的北京地图,海淀镇一带的地名都是下洼子、大坑沿这些“水名”,可见这样的奢侈绝非痴人说梦。
- 5、撤免北洼子材支书和嘎子村的村长。
- 6、他鼻洼子那儿长了很多青春痘。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