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法
拼音: | qī zì fǎ |
注音: | ㄑ一 ㄗˋ ㄈㄚˇ |
七字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字书写运笔的七种方法,即?、压、钩、揭、抵、导、送,亦称拨镫法。
引证解释:
⒈ 汉字书写运笔的七种方法,即擫、压、钩、揭、抵、导、送,亦称拨镫法。
引南唐李煜《书述》:“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鐙。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於欧、颜、褚、陆等,流於此日……所谓法者,擫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
沉尹默《书法论·余论》:“检阅计有功《唐诗纪事》陆希声条,只言:凡五字,擫、押、钩、格、抵,而无‘谓之拨鐙法’字样。由此可见, 李煜的七字法是参加了自己的意思的,是不尽可以为依据的。”
国语词典:
?、压、钩、揭、抵、导、送,七种写字运笔的方法。
网络解释:
七字法
字义分解
- 拼音qī
- 注音ㄑㄧ
- 笔划2
- 繁体七
- 五笔AGN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 拼音zì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字
- 五笔PBF
- 五行金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
与七字法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