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举
拼音:xīng jǔ
注音:ㄒ一ㄥ ㄐㄨˇ

兴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兴起;倡导。

引证解释:

⒈ 兴起;倡导。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冬,作铜雀臺” 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水浒传》第九七回:“将军等兴举大义,保全生灵。”

网络解释:

兴举

  • 兴起;倡导。
    • 1、“其他的小孩通常都会溜过去”,海利说,“但我总是高兴举能有对谈的机会。”。
    • 2、经八路巡防队员也表示,会拿着寻人启事送到辖区的网吧,一旦有孩子消息会迅速通知李兴举夫妇。
    • 3、摆开九大碗席首敬先祖,然后乡民尽兴举箸端杯,年年如是历久不衰。
    • 4、后来他决定兴举救国运动,在回国的途中路过京都,并在这里留下了倾注惜别之情的诗词“雨中岚山”。
    • 5、这是两回合制的第一场比赛,将在盖尔森基兴举行,边裁是汉森,诺雷斯德,第四官员是劳尔森。

    字义分解

    • 拼音xīng,xìng
    • 注音ㄒㄧㄥ,ㄒㄧ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WU
    • 五行

    xīng

    1. 举办,发动:兴办。兴工。兴学。兴建。兴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兴叹”)。百废待兴。

    2. 起来: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兴盛。兴旺。兴隆。兴衰。复兴。兴替(兴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兴。新兴。

    5. 准许:不兴胡闹。

    6. 或许:兴许。

    7. 姓。

    xìng

    1.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兴味。兴致。豪兴。雅兴。败兴。游兴。扫兴。即兴。助兴。兴高采烈。

    • 拼音
    • 注音ㄐㄩ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WFH
    • 五行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