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公
拼音: | yù gōng |
注音: | ㄩˋ ㄍㄨㄥ |
词性: | 名词 |
寓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寓公
(1) 原指客居在别国、外乡的官僚,贵族,现指官僚、地主、资本家等流亡国外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指失其领地而寄居他国的贵族。后凡流亡寄居他乡或别国的官僚、士绅等都称“寓公”。
引《礼记·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
宋范成大《东山渡湖》诗:“吾生盖头乏片瓦,到处漂摇称寓公。”
茅盾《子夜》八:“现在他做‘海上寓公’也不能吃死本钱。”
国语词典:
亡国后寄居他国的诸侯贵族。
如:「他把家产变卖后,移民国外去当寓公。」
网络解释:
寓公
- 1、齐王对待寓公也像对待真正的贵族一样。
- 2、我已经给我们两个人都办了投资移民,如果不是今天出了这样的事情,你我很快就可以洗干净身份做个逍遥寓公了。
- 3、天津众多捧角家、在津蛰居的寓公倾巢而出,占据着戏院的大小包厢,俗的送花篮、请吃饭,雅的撰写文章、题赠诗词。
- 4、郡官、主兵官有窠占,寓公有借事,存留者不什一。
- 5、更多的人面对现实的残酷和理想的破灭,心灰意冷,或出家脱世,或安当寓公。
- 6、守帅辟园池,建第宅,不给餐钱;寓公去城辽绝,类得借兵,扰害乡闾。
字义分解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12
- 繁体寓
- 五笔PJMY
- 五行木
(1)(动)居住:~居|~所。
(2)(名)住的地方:客~|公~|赵~。
(3)(动)寄托:~意。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公
- 五笔WCU
- 五行木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