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来攘往
拼音:xī lái rǎng wǎng
注音:ㄒ一 ㄌㄞˊ ㄖㄤˇ ㄨㄤˇ
词性: 成语

熙来攘往的意思

词语解释:

熙来攘往xīlái-rǎngwǎng

(1) 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

人群熙来攘往的百货商店
abustle

(2) 形容来往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人群熙来攘往的王府井
swarm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参见“熙熙攘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惟其不能破,所以世界上的人还那么熙来攘往;若是都破了,那就没了世界了。”
沙汀《困兽记》四:“说完,她就匆匆忙忙收回了手,很快在熙来攘往的人丛中消失了。”

国语词典:

形容行人来往众多,非常热闹。

网络解释:

熙来攘往

  • 熙来攘往,读音xī lái rǎng wǎng,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 1、百货公司一带熙来攘往,一片繁荣景象。
    • 2、这天休息日,街道上来来往往的男女和小孩都穿得整洁,欣然微笑的熙来攘往
    • 3、他坐在那里,看庙会的盛况,看熙来攘往的人群。
    • 4、集市上熙来攘往热闹极了。
    • 5、展览办得很,许多人慕名而来。展厅里人们挨肩擦膀,熙来攘往
    • 6、那不是歌,那是孤单的歌,这白马非马的逻辑鲜有附和,唱着什么,故事里多少曲折,熙来攘往中几人识得,那不是歌,那是我写的歌,当时的我喜或悲已经记不得。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AHKO

    1.(形)熙熙攘攘;形容很多人来来往往;十分热闹。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OI
    • 五行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 拼音rǎng
    • 注音ㄖㄤˇ
    • 笔划20
    • 繁体
    • 五笔RYKE
    • 五行

    (1)(动〈书〉

    (2)排斥:~除|~外。

    (3)抢:~夺。

    (4)捋起(袖子):~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

    • 拼音wǎng
    • 注音ㄨㄤ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YGG
    • 五行

    (1)(动)到……去

    (2)(动)去:奔~|~往。

    (3)(介)向(某处去);朝:~东|水~低处流。

    (4)(形)过去的:~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