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韵
拼音:sú yùn
注音:ㄙㄨˊ ㄩㄣˋ

俗韵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不高雅的乐声。 2.指不工稳的押韵。 3.鄙俗的情味。

引证解释:

⒈ 不高雅的乐声。

唐白居易《邓鲂张彻落第》诗:“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⒉ 指不工稳的押韵。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郭绍虞校释:“《诗说杂记》卷九:‘何谓俗韵?过於奇险,困而贪多,过於率易,虽二韵亦俗者是也。’案, 沧浪以‘俗韵’列‘俗字’之后,当指‘押韵’之‘韵’。”

⒊ 鄙俗的情味。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诗有灵襟,斯无俗趣;有慧口,斯无俗韵矣。”

网络解释:

俗韵

  • 俗韵,汉语词汇,名词,.
  • 拼音:sú yùn
  • 释义:指不工稳的押韵,不高雅的乐声或鄙俗的情趣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WWK
    • 五行

    (1)(名)风俗:世~|习~。

    (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

    (3)(形)庸俗:粗~|脱~。

    (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

    • 拼音yùn
    • 注音ㄩㄣ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JQU
    • 五行

    (1)(名)和谐悦耳的声音。

    (2)(名)韵母。

    (3)(名)情趣。

    (4)(名)(Yù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