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粒
拼音:zhǒng lì
注音:ㄓㄨㄥˇ ㄌ一ˋ

种粒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种子。

引证解释:

⒈ 犹种子。参见“种子”。

《金史·宣宗纪中》:“勅侯挚諭三司行部官劝民种麦,无种粒者贷之。”
《金史·侯挚传》:“人授地三十亩,贷之种粒而验所收穫。”

网络解释:

种粒

  • 种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ǒng lì,是犹种子。
  • 字义分解

    • 拼音zhǒng,zhòng,chóng
    • 注音ㄓㄨㄥˇ,ㄓㄨㄥˋ,ㄔㄨ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KHH

    zhǒng

    1.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种差(chā)。

    2.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种子。种禽。种畜。撒种。配种。

    3.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种族。

    4.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种种。两种人。

    5. 指胆量或骨气:有种。没种。

    zhòng

    1. 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种地。栽种。

    chóng

    1.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OUG
    • 五行

    (1)(名)(~儿)小圆珠形或小碎块形的东西:豆~儿|米~儿。

    (2)(量)用于粒状的东西:一~米|三~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