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格制
拼音:yǒu gé zhì
注音:一ㄡˇ ㄍㄜˊ ㄓˋ

有格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有格制"。 2.犹得体。

引证解释:

⒈ 见“有格致”。

网络解释:

有格制


  •   有格致yǒugézhì
      亦作“有格制”。犹得体。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徽宗尝问所臣:‘七夕何以无假?’时王黼为相,对云:‘古今无假。’徽宗喜甚,还语近侍,以黼奏对有格制。盖柳永《七夕词》云:‘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而俗谓事之得体者,为有格致也。”格致yǒugézhì
      亦作“有格制”。犹得体。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徽宗尝问所臣:‘七夕何以无假?’时王黼为相,对云:‘古今无假。’徽宗喜甚,还语近侍,以黼奏对有格制。盖柳永《七夕词》云:‘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而俗谓事之得体者,为有格致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EF
    • 五行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拼音
    • 注音ㄍㄜ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TKG
    • 五行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2.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3.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4.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5.  击,打:格斗。格杀。

    6.  推究:格致。

    7.  树的长枝。

    8.  至,来:格于上下。

    9.  感通:格于皇天。

    10.  变革,纠正:格非。

    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