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达
拼音:dòng dá
注音:ㄉㄨㄥˋ ㄉㄚˊ

洞达的意思

词语解释:

洞达dòngdá

(1) 通晓;透彻

街衢洞达,闾阎且千。——班固《西都赋》
understand thoroughly

引证解释:

⒈ 畅通无阻。

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
宋沉括《梦溪笔谈·药议》:“凡人之肌骨,五臟肠胃虽各别,其入肠之物,英精之气味,皆能洞达。”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十:“服贾者麏集,爰是街衢洞达,閭阎比櫛。”

⒉ 流畅;通顺。

汉王褒《洞箫赋》:“条畅洞达,中节操兮。”
南朝梁袁昂《书评》:“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品艳》:“花缘酬对洞达,宜明窗。”

⒊ 胸襟开阔磊落。

《艺文类聚》卷三十引汉司马迁《悲士不遇赋》:“炤炤洞达,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
明方孝孺《答俞敬德书》之二:“有志者行事当洞达如日月。”
《人民文学》1984年第2期:“可以说他是狂傲不羁,也可以说他是豪爽洞达,难道这是渔民气质的遗传?”

⒋ 理解得很透彻;看得很清楚。

汉王充《论衡·知实》:“孔子见窍睹微,思虑洞达。”
宋叶适《滕季度墓志铭》:“余异其沉敏,学未久,坤闔乾闢,无不洞达。”
明马中锡《辠言》:“西都邵雍稍知粗迹,已能洞达吉凶之变。”
茅盾《子夜》五:“王和甫笑嘻嘻地看着吴荪甫,说出了这样洞达人情世故的话。”

⒌ 穿通。

汉王充《论衡·儒增》:“当中晋侯之目也,可復洞达於项乎?”

国语词典:

通晓、明白。

网络解释:

洞达

  • 洞达,汉语词汇。
  • 拼音:dòng dá
  • 释义:1. 畅通无阻。2. 流畅;通顺。3. 胸襟开阔磊落。4. 理解得很透彻;看得很清楚。5. 穿通。
  • 语出汉 班固 《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
    • 1、知师洞达诸方旨,临机不答旧时禅。
    • 2、冀南洞达,愚公之轨躅可寻;渔耕分疆,神农之英模永范。
    • 3、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
    • 4、刘学今日来,主要看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这块石头上的字,据说是汉代蔡邕书写,骨气洞达,爽爽有力。
    • 5、我想也是,行文大气,洞达世间百态,非积五、六十年的人生经验而写不出,你才多大?
    • 6、想不到小汐汐的书法金钩铁划,骨气洞达,不错不错!小汐汐你练过字?

    字义分解

    • 拼音dòng,tóng
    • 注音ㄉㄨ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MGK

    • 拼音
    • 注音ㄉㄚ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PI
    • 五行

    (1)(动)通;到:四通八~。

    (2)(动)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事理。

    (3)(动)达到、实现:目的已~到。

    (4)(动)告知;表达:转~。

    (5)(形)旧时称人得到显要的地位:显~。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