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士
拼音:hǔ shì
注音:ㄏㄨˇ ㄕˋ

虎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勇猛如虎之战士。周代虎贲氏下有虎士。

引证解释:

⒈ 谓勇猛如虎之战士。 周代虎贲氏下有虎士。

《周礼·夏官·序官》:“虎賁氏下大夫二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十人,虎士八百人。”
郑玄注:“不言徒曰虎士,则虎士徒之选勇力者。”
《三国志·魏志·许褚传》:“褚以众归太祖 ……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
唐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诗:“虎士秉金鉞,蛾眉开玉樽。”
明何景明《观兵》诗之一:“选徒皆虎士,战马尽龙驹。”

国语词典:

勇士。

网络解释:

虎士

  • 虎士 拼音hǔ shì,释义谓勇猛如虎之战士,出处《周礼·夏官·序官》。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MV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GHG
    • 五行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