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
拼音: | rén dé |
注音: | ㄖㄣˊ ㄉㄜˊ |
仁德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仁德
(1) 待人宽厚而好施恩德
英
引证解释:
⒈ 指致利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
引《逸周书·大聚》:“生无乏用,死无传尸,此谓仁德。”
《淮南子·缪称训》:“善之由我,与其由人,若仁德盛者也。”
《后汉书·鲁恭传》:“进柔良,退贪残,奉时令。所以助仁德,顺昊天,致和气、利黎民者也。”
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此诚陛下仁德之至。”
国语词典:
仁爱的德泽。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仁德 (游戏《三国杀》中刘备的技能)
仁德 (汉语词汇)
- 1、汉文帝的仁德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 2、再一想到即将见到那传说中仁德宽厚、亲切慈悲的天门神祗,众弟子便禁不住心往神驰,齐齐引颈相望。
- 3、皇上!族别法有违仁德,我华夏礼仪之邦,历朝历代素来讲究以仁化仇,以德报怨,即便是对戎狄蛮夷,只要归附称臣即恩结之,教化之。
- 4、老天不保佑我大隋,现在皇祖被害于江都,天下又值大乱,唐王李渊,仁德著于四海,扶危拯溺,泽被天下,又是皇帝国戚。
- 5、孔子又说过一句“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说那些不爱说话、看上去愣头愣脑的人,内心却有仁德。
- 6、坐在尾车防止小孩们攀登原料车的老伯。仁德糖厂。
字义分解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4
- 繁体仁
- 五笔WFG
- 五行金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
与仁德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