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证
拼音: | nì zhèng |
注音: | ㄋ一ˋ ㄓㄥˋ |
逆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反常的﹑有危险性的病症。
引证解释:
⒈ 反常的、有危险性的病症。
引《医宗金鉴·外科新法要诀·疔疮》:“若身面漫肿,神昏闷乱,乾呕心烦作渴,遍身起疱抽搐者,俱为逆证。”
国语词典:
从反面来证明,或在逻辑上倒推回去的作法。
如:「旁证、逆证等间接证据,有时也可能成为警方破案的关键之一。」
网络解释:
逆证
字义分解
- 拼音nì
- 注音ㄋㄧˋ
- 笔划9
- 繁体逆
- 五笔UBTP
- 五行木
(1)(形)方向相反:~风|~流。
(2)(动)抵触;不顺从:忤~。
(3)(名)背叛者:叛~。
(4)(形)背叛者的:~产。
(5)(动)〈书〉迎接:~旅。
(6)事先:~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