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骨嶙嶙
拼音: | shòu gǔ lín lín |
注音: | ㄕㄡˋ ㄍㄨˇ ㄌ一ㄣˊ ㄌ一ㄣˊ |
词性: | 成语 |
瘦骨嶙嶙的意思
词语解释:
瘦骨嶙嶙
(1) 瘦得连骨头都露出来,形容十分消瘦
英
引证解释:
⒈ 同“瘦骨嶙峋”。
引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两只瘦骨嶙嶙的长手,亲昵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宝娃的头。”
胡万春《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我们可怜的、小小的沉阿四,仅仅为了三个铜子,就脱掉了破褂子,露出瘦骨嶙嶙的肋排骨,‘扑通’一声,跳进黄浦江。”
- 1、华志海只觉得脑子发酸,咬了咬牙齿,握着老哥瘦骨嶙嶙的手指,哑着喉咙说道哥,一切都过去了,新宇公司,我都不要了,我想送给张英,让她去办吧。
- 2、矮老头考虑着,他那瘦骨嶙嶙的肩膀深埋在一堆枕头之中。
- 3、那群牛由于饥饿而显得瘦骨嶙嶙。
- 4、当天风刚踏入沃玛村时,一身破烂的乞丐装,瘦骨嶙嶙的身体就赢得沃玛村村长的同情,收养了他。
- 5、秋天的山梁干瘦而美丽,满山遍野茂盛的芭茅草都枯死了,露出山的瘦骨嶙嶙的躯体,红的、黄的树叶点缀在山的角角落落。
- 6、郭希仁瘦且高的身材晃动了两下,瘦骨嶙嶙的手指比划着说是放虎归山,我清楚。
字义分解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笔划14
- 繁体瘦
- 五笔UVHC
- 五行金
(1)(形)脂肪少;肉少
(2)(形)(食用的肉)脂肪少:吃了块~肉。
(3)(形)(衣服鞋袜等)窄小:裤子太~了。
(4)(形)(地力)薄;不肥:~田。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骨
- 五笔MEF
- 五行木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gū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