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操
拼音:dà cāo
注音:ㄉㄚˋ ㄘㄠ

大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高尚的操守。 2.犹大志。 3.指举行规模较大的操演。

引证解释:

⒈ 高尚的操守。

汉贾谊《新书·匈奴》:“信为大操,帝义也。”

⒉ 犹大志。

《后汉书·孔融传》:“光武不问伯升之怨, 齐侯不疑射鉤之虏。夫立大操者,岂累细故哉!”

⒊ 指举行规模较大的操演。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训练伍壮》:“每岁九月霜降日,城乡全保伍壮大操。”
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海军﹞四季四小操,岁终一大操。”
震钧《天咫偶闻·郊坰二》:“仰山,在京西三十里,山下地名仰山洼。每岁孟冬,八旗兵丁大操於此。”

网络解释:

大操

  • 大操是汉语词语,解释之一为高尚的操守,出自贾谊 《新书·匈奴》。
  • 字义分解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cāo
    • 注音ㄘㄠ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RKKS
    • 五行

    (1)(动)抓在手里;拿:~刀|~心|~纵。

    (2)(动)做(事);从事:~作|~劳|重~旧业。

    (3)(动)用某种语言、方言说话:~英语|~吴语。

    (4)(动)操练:体~|工间~。

    (5)(名)品行;行为:~守|~行。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