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邑
拼音: | guó yì |
注音: | ㄍㄨㄛˊ 一ˋ |
国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国都。 2.城邑。 3.汉代诸侯的封地。
引证解释:
⒈ 国都。
引《管子·八观》:“入国邑,视宫室,观车马衣服,而侈俭之国可知也。”
⒉ 城邑。
引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绕山林以曲次,袭国邑以水则,辩夜退以明简。”
⒊ 汉代诸侯的封地。
引《汉书·马宫传》:“伏自惟念,入称四辅,出备三公,爵为列侯,诚无颜復望闕廷,无心復居官府,无宜復食国邑。”
《后汉书·刘盆子传》:“崇等既未有国邑,而留众稍有离叛,乃遂亡归其营。”
网络解释:
国邑
字义分解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國
- 五笔LGYI
- 五行木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与国邑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