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
拼音:jīng jì fǎ
注音:ㄐ一ㄥ ㄐ一ˋ ㄈㄚˇ
词性: 名词

经济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调整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1、昨日上午,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律师服务团与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共同创建的“蓝色经济法律网”正式开通,网址为。
  • 2、可诉性是包括经济法在内的法的基本诉性,经济法有可诉性,经济法纠纷需要通过司法来解决。
  • 3、少数民族经济法的研究是经济法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研究民族经济法当然离不开对法制史的研究。
  • 4、三四节课是经济法,老师无情宣布了期中考试选择闭卷考的方式,讲课时总是穿插着“我讲的是考试重点”。
  • 5、这些思考厘清了经济活动中的法律价值,对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建设不无裨益。
  • 6、经济法的本源界限就是市场失灵的界限,市场失灵到什么程度,干预权就只能运用到什么程度,否则经济法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反而成为助纣为虐的。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 拼音jì,jǐ
  • 注音ㄐㄧˋ,ㄐㄧ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YJH
  • 五行

1. 渡,过河:同舟共济。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3. 补益:无济于事。

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2. (濟)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